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3篇
  免费   1245篇
  国内免费   1075篇
林业   1768篇
农学   989篇
基础科学   608篇
  1159篇
综合类   8126篇
农作物   829篇
水产渔业   674篇
畜牧兽医   2408篇
园艺   400篇
植物保护   185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307篇
  2022年   529篇
  2021年   623篇
  2020年   601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560篇
  2016年   671篇
  2015年   684篇
  2014年   1106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1442篇
  2011年   1382篇
  2010年   1013篇
  2009年   1075篇
  2008年   918篇
  2007年   1011篇
  2006年   822篇
  2005年   608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通过综述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分析比较有关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国内外标准,指出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有关检测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从节瓜根际分离到一株具有防病促生功能的荧光类假单胞菌FP1761。该菌株对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拮抗能力,能够解钾、解有机磷和无机磷,可产生氨、蛋白酶、嗜铁素、吲哚乙酸。生物测定表明菌株FP1761可显著促进小麦生长。生理生化、平均核苷酸相似度、16S rDNA和多基因分析将FP1761鉴定为摩拉维亚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raviensis)。菌株FP1761基因组草图全长6.12 Mb,(G+C)含量为59.9%,共编码5467个基因序列。将该菌株与种内3个代表性菌株进行泛基因组和核心基因组分析,共产生 4 357个共有基因,菌株FP1761特有基因327个。利用antiSMASH对菌株次生代谢基因簇进行预测,发现其含有8个潜在的次生代谢产物基因簇。其中两个基因簇与嗜铁素pyoverdine合成相关,未见聚酮类合成基因。基因组分析发现,该菌株具有与病原性假单胞菌相似的III型分泌系统,但丢失了效应蛋白调控因子hrpS和转运相关的hrpHhrpK1基因。对全基因组扫描,菌株FP1761仅保留了病原性假单胞菌的保守效应蛋白AvrE和HopAA1-1。FP1761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具有III型分泌系统的摩拉维亚假单胞菌。本研究表明摩拉维亚假单胞菌FP1761具有潜在的植物防病促生功能,但其III型分泌系统与植物益生互作机制有待进一步解析。  相似文献   
53.
在山东莒南县花生田利用生物食诱剂和性诱剂对常见夜蛾科害虫成虫进行虫情监测,并对食诱剂防控夜蛾科害虫的效果进行研究。食诱剂和性诱剂监测结果表明,花生田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黄地老虎、小地老虎等夜蛾科害虫成虫的发生高峰期均出现在7月12日;性诱剂仅能诱捕到雄性成虫,食诱剂可同时诱捕到雌性和雄性成虫,其诱捕到的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地老虎雌雄比分别为1∶0.68、1∶5、1∶3和1∶1.4。食诱剂撒施、化学防治、食诱剂诱捕盒技术与化学防治组合处理后第10天花生叶片受害率分别为9.51%、6.73%、6.24%,百株虫量较对照降低68.68%、76.39%、85.87%,食诱剂诱捕盒技术与化学防治组合应用防控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54.
 为明确多种新型作用机制杀菌剂与引起梨树褐斑病、黑星病、白粉病等病原菌的有效对靶关系及制定梨树主要病害防治流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离体叶片法与田间药效方法研究新型杀菌剂对靶标病原菌的毒力、对靶标病害的防效及其田间有效应用,建立替代梨树主要病害传统化学杀菌剂的防治流程技术。结果显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在离体叶片法下对褐斑病的防效大于85%,田间药效验证3次用药后7 d防效大于85%、30 d防效大于80%、90 d防效仍大于60%,兼治轮纹病菌其毒力EC50值均小于1 μg·mL-1。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辛菌胺醋酸盐、吩嗪α-2羧酸在离体叶片法下对黑星病防效大于90%且毒力EC50值小于1 μg·mL-1;田间药效验证1次用药后7 d防效大于80%、30 d防效仍大于75%。噻肟菌酯、硝苯菌酯、丙硫菌唑在离体叶片法下对白粉病的防效大于85%;田间药效验证3次用药后7 d铲除效果大于70%、30 d仍大于60%。丙硫菌唑对黑斑、轮纹病菌毒力EC50值均小于1 μg·mL-1;吩嗪α-2羧酸同时对褐斑、黑斑、轮纹病菌毒力EC50值小于1 μg·mL-1。针对梨树主要病害发生期,选用新型杀菌剂替代传统杀菌剂制定防治技术流程,其综合防效达到88.94%。不同新型作用机制杀菌剂在防治梨树主要病害上的应用,能够降低抗药性产生,同时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新型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在西瓜穴盘育苗中的应用效果,设计了浸种试验和不同浓度苗期喷施效果试验,以清水为对照,对比分析了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浸种试验中,试剂处理第4天平均发芽率(88.0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5%),试剂处理第7天平均发芽率(90.63%)也高于对照组(88.01%)。在不同浓度苗期喷施效果试验中,通过壮苗性状对比,显示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与清水质量比例为1∶100时,西瓜穴盘苗在茎粗及根系方面都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6.
以白灵菇菌株TN01为试材,选取香菇、杏鲍菇、白玉菇3种食用菌菇根为原料配制外援营养液,测定各营养液主要成分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类型与浓度营养液对白灵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灵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PDA培养基相比,适量加入白玉菇菇根提取液可提高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添加外援营养液对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的白灵菇子实体产量最高,小区总产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54.6%。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后对白灵菇子实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有提升的效果,但对亚硝酸盐及粗纤维含量无促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在分析食用菌产品专业术语翻译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翻译的准确性、国际贸易的语场和文化差异。提出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遵守国际贸易中的"专业术语",注重翻译准确性和专业性的翻译策略,消除食用菌产品出口贸易中的语言障碍,更好地服务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8.
59.
以CNKI平台中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文献的增长趋势及期刊分布进行分析,并基于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的聚类知识图谱及突变检测等方法,探究我国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主题的研究热点及其研究前沿。研究表明:研究文献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016年开始呈现激增态势;作者、机构间的交流合作较少,作者间合作大部分局限在机构内部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合作相对活跃的机构主要有长江科学院、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及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其优势学科领域主要为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水利工程学、农业经济等。当前我国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研究领域有5个方向:(1)开展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绿色发展等研究;(2)开展长江三峡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森林资源养护、水土保持与流失、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研究;(3)开展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及其生物资源养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4)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流域综合治理,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5)开展长江源区水电资源开发、水环境保护及其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为科学管理和保护长江流域的重要生物资源,提出建立基于科学设计的全流域生物资源和环境监测系统,建立全流域的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的生物数据模型,发展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养护与开发的风险评估决策系统,发展长江流域科学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体系,发展基于GIS的长江全流域的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和管理决策信息服务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60.
Production of common bean(Phaseolus vulgaris)is limi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damping off(rhizoctoniosis),which is caused by the fungus Rhizoctonia solani.However,the co-inoculation of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involved in biological control along with diatomic nitrogen(N2)-fixing rhizobia can enhance N nutrition and increase production.In this context,finding microorganisms with synergistic effects that perform these two roles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to ensure adequate yield level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o-inoculation of nodule endophytic strains of the genera Bacillus,Paenibacillus,Burkholderia,and Pseudomonas with Rhizobium tropici CIAT 899,an N2-fixing rhizobial strain,on the biocontrol of damping off and growth promotion in common bean plants.Greenhous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axenic conditions using the common bean cultivar Pérola.The first experiment evaluated the potential of the 14 rhizobacterial strains,which were inoculated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IAT 899,for the control of R.solani.The second experiment evaluated the ability of these 14 rhizobacterial strains to promote plant growth with three manners of N supply:co-inoculation with CIAT 899 at low mineral N supply(5.25 mg N mL^-1),low mineral N supply(5.25 mg N mL^-1),and high mineral N supply(52.5 mg N mL^-1).The use of rhizobacteria combined with rhizobia contributed in a synergistic manner to the promotion of growth and the control of damping off in the common bean.Co-inoculation of the strains UFLA 02-281/03-18(Pseudomonas sp.),UFLA 02-286(Bacillus sp.),and UFLA 04-227(Burkholderia fungorum)together with CIAT 899 effectively controlled damping off.For the common bean,mineral N supply can be replaced by the co-inoculation of CIAT 899 with plant growth-promoting strains UFLA 02-281/02-286/02-290/02-293.Nodule endophytes UFLA02-281/02-286 are promising for co-inoculation with CIAT 899 in the common bean,promoting synergy with rhizobial inoculation and protection against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